双汇预制菜加盟需要多少钱?
双汇预制菜暂未公布具体的加盟费用信息,详情需要与总部进行面议。
双汇布局预制菜有五方面先天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
双汇拥有全球最大的猪肉及猪肉制品产业链、全国前三的进口牛肉贸易业务、全国第一梯队的鸡肉业务(“十四五”末年产销5亿只)。
二是技术优势
双汇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总部设有8个专业技术研究所,拥有500余名技术研发人员和3000多台检测仪器设备,为产品研发和质量保障提供坚强后盾。
三是内控体系优势
双汇是全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拥有行业领先、体系完善的食品安全内控体系。
四是工业布局优势
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建设有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及配套产业,形成了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调味品生产、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商业外贸等完善的产业链。
五是服务优势
双汇拥有国内大型专业化公路冷藏物流公司,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全国19个省级公司、5个办事处,冷库20多万吨,自有及整合社会3000多台套冷藏物流车,6条铁路专用线,除新疆、西藏外都可朝发夕至。
除此之外,双汇在巩固传统线下渠道的同时,针对电商、直播等新渠道转热的趋势,在线上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开设20多家品牌旗舰店。此外,双汇还通过多多买菜、美菜网等平台入仓业务,推动旗下肉制品、熟食等产品销售。
双汇预制菜加盟优势
1、品牌优势
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赢得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双汇预制菜拥有强有力的专家团队和执行团队,多年来,严格的管理,专业的服务为其奠定了大品牌的形象和口碑。
2、产品优势
双汇预制菜拥有一支顶级设计师团队,每季度都会有超过百款的新产品投放市场,大大丰富了产品线,给客户更多选择。
3、技术优势
双汇预制菜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多年来,已经创造了行业内多项技术专利。
4、培训优势
公司将提供无微不至并富有实效的前期和定期培训,如本行业经营技巧、营业员接待技巧、产品专业知识等。
5、服务优势
定期、不定期的监督与指导加盟商开店,使各销售网点能够严格按照总部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开展经营活动,保证出品质量才能保证销售额的稳定和攀升。
6、投资优势
加盟双汇预制菜投资小,收益快,只要经营得当,可帮您快速收回成本。
双汇预制菜加盟条件
1、年轻,拥有充沛的精力并相信双汇预制菜的品牌实力。
2、认同双汇预制菜品牌形象以及企业文化。
3、具备足够资金实力,可满足资金投资要求。
4、在繁华的商业街或者人流量大的街口购买或者租赁店铺。
5、遵守双汇预制菜的加盟合同,并接受和遵循双汇预制菜运营规范。
6、能够专心致志做好双汇预制菜产业者。
7、具有强烈获得成功的愿望,勤奋、学习力强,打造团队力强。
抢跑预制菜,双汇发展转守为攻?
懒,懒出新风口,预制菜竟成了年轻人新时代的“田螺神话”?
《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是4196亿元人民币,到2026年可以突破万亿大关。
预制菜的火爆显而易见,但商场如战场,越是在竞争激烈的高增长赛道,“高手”越要“快人一步”,而双汇发展便是这“高手”之一。近日,双汇发展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双汇发展预制菜产品销量达3.6万吨,同比实现80%左右的增长。
上半年营收稳增突破300亿元,双汇发展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8月15日,双汇发展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随着生猪屠宰规模上升以及禽业新建项目的逐步投产,双汇发展肉类产品总外销量164万吨,同比上升7.2%;受销量上升影响,再加上猪价同比增长5.1%,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收入305.22亿元,同比增长9.15%。
此外,双汇发展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有效落实“两调一控”,较好把控市场行情,有效化解成本上涨压力,实现净利润增长。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7亿元,同比增长3.89%。
整体来看,在新一轮生猪和肉制品下行周期中,公司2023年上半年猪价表现符合年初预判,多元化和高端化转型的长期努力效果初显。
营收构成方面,生鲜产品营收占比过半,其营收贡献与增速均优于包装肉制品业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生鲜产品实现营收158.89亿元,占总收入的45%,同比增长11.73%;包装肉制品实现营收136.92亿元,占总收入的45%,同比增长3.31%。
具体来看,生鲜产品中,生鲜猪产品生产量为83.11万吨,销售量为72.22万吨,库存量为17.28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4.15%、6.69%、-0.97%;生鲜禽产品生产量为19.8万吨,销售量为11.4万吨,库存量1.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2.23%、63.79%、54.93%。
而包装肉制品的生产量为74.65万吨,销售量为77.84万吨,库存量为0.7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4%、2.33%、-7.32%。从增速来看,随着集团禽业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生鲜禽类产品也成为上半年业绩增长驱动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