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东省疾控中心了解到,广东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全省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破伤风等疾病发病1150万人,减少死亡20万人。
广东接种异常反应率低于世卫预期
说起疫苗,这些年,一些与疫苗相关的新闻事件影响了民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但从社会疾病预防的角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所长郑慧贞主任医师表示,预防接种能够挽救数百万生命,是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推荐阅读:疫苗相关新闻事件:山东非法疫苗案
广东省疾控统计的数据显示,广东省自1978年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全省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破伤风等疾病发病1150万人,减少死亡20万人。
不少民众都认同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最好的方法。可市民担心的是:接种的疫苗是安全的吗?广东省疾控中心表示,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
广东近年报告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如何?省疾控中心表示,对近年全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数据分析,未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数量异常增多,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预期发生率。
偶合症极易造成公众的误解
郑慧贞表示,在中国近年的疫苗风波中,各种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偶合症极易造成公众的误解。“偶合症是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其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
以儿童偶合发病为例。我国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0~4岁儿童两周患病率为17.4%,因此儿童接种疫苗后,即使接种是安全的,在未来两周内,每100名接种疫苗的儿童中仍会有约17名儿童由于患其他疾病,尽管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但由于时间上与接种有密切关联,非常容易被误解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广东实施免疫规划成果
●1955年后无天花病例
●连续22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连续13年无白喉病例报告
●2012年实现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
●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16.72%,下降至2006年的1.92%,再降至2013年0.97%
●全省麻疹疫情大幅下降
●流脑、乙脑等发病率稳步下降
延伸阅读:儿童注射疫苗注意事项
1.接种前:最好不要空腹,带上接种证等物件,同时告知药物或食物过敏史,正患急性疾病(如发热,患呼吸、消化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或免疫功能不全(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等,不得接种或推迟接种。
2.接种时:协助医生仔细核对接种信息,相关信息无误后才能接种疫苗。如果是儿童接种,家长要配合医生做好孩子的安抚,保持稳定体位,保证顺利实施接种。
3.接种后: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会发生罕见的严重速发性过敏反应,以便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接种疫苗当天,最好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注射针眼感染。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或者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后半小时内不要给孩子进热食或哺乳。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2082204757@qq.com